沙龙国际sa36亚洲第一品牌

学院概况
历史沿革
历史沿革

二、艰苦创业(1956——1966

建校以来,由于经过了1940-1956年和1961--1963年两个较长时间停办和多次搬迁,学校各种财产设备损失严重,兼之历来的正常经费紧缺,学校无法更新教学和和实验手段,校舍破陋不堪,设备陈旧老化,教学、工作、生活条件很差,办学十分困难。但全体教职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,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,坚持抓好“双基”教育,坚持走教学、科研、生产三结合的道路,教学质量逐年提高,在开创铜仁地区农业教育新局面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。

新中国成立后的铜仁农校的恢复和创建工作,没有接收原国民政府所办农校的任何财产和人员,一切都从头做起。为适应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,从1953年到1955年,在中共铜仁地委的直接领导下,曾先后开办过两期农村基层干部训练班。学校开办初期主要是为农村培养基层干部,实行社来社去。1957年首期招生约250名,分经营管理、会计、作物栽培、畜牧兽医4个专业,学习时间3个月左右,每年举办两期。从1957年下半年到1958年底,在校学生经常保持在300人左右。当时只有教职工40多人,负担很重,但教职工积极性很高,不怕困难,夜以继日地完成各项工作。

这一时期培养的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,他们的学习时间短、任务紧。学校根据这一特点,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,以解决学员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主,兼授一定的理论知识。当时学生80%以上是党团员,每班成立了党、团支部,教学和其他活动抓得很紧,任务完成出色。在“勤俭办校,勤工俭学”的号召下,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除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,还耕种土地120多亩,自己动手烧砖瓦建设学校。当时,学校基本上可达到粮食半自给和经费部分自给。学校的医生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,还经常用业余时间为附近群众和农业社的耕畜治病,学校与群众关系十分融洽。

1958年下半年,因铜仁、玉屏、江口三县合并为铜仁县,地委决定学校搬迁江口,利用原江口县级机关房屋办校,搬迁前后历时3个月。在江口初步稳定后即于1959年春季正式招生,开设专业比在铜仁两板桥时略有增加,学生达400人左右,学制2年。1960年提前毕业分配230多名学生(后因当时国家困难,绝大部分学生动员回家搞农业生产)。

1960年,国民经济好转,地委开始着手恢复农校。首先抽调了原在校工作过的有关同志10多人,在桐子巷(原油库)建立地区农干班。1960年,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,学生达500多人,教职工近90人,分设初农、中专、大学部,开办农作、植保、畜牧、兽医、水利、园艺、林业、气象、农机等9个专业,初农和中专学生实行社来社去,大学部由国家统一分配,学制23年。当时办学遵循的准则,主要是根据党中央、毛主席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。学校鼓励师生发扬勤俭办校,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除教授各种课程外,学校大力开展勤工俭学,师生自己动手种地1400多亩,其中,田350亩左右,果园(种梨、苹果、葡萄、杨梅、广柑等)200亩,现江口县委党校所在地都还留有一片当时种植的苹果园;其他旱地作物共600多亩,粮食可满足师生自给,蔬菜和其他农产品(西瓜、香瓜、西红柿等)除自给外,还外销铜仁县城,剩下的学校组织加工果酱等,以满足各种需要。此外,还大力发展畜牧业,饲养各种家畜600多头(其中本地耕牛180头、良种牛和马约20头、羊120只、大猪80多头、小猪154头);家禽2000多只(主要是鸭);养蜂20多桶。同时开展各种副业加工,如碾房、奶粉、浆糊和各种副食品加工等,自办发电厂,除供应本校照明和加工用电外、还供应江口城内机关用电,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,为学校增加收入。1960年,全校总产值达15万元,占当年国家拨给学校总经费20万元的75%以上,收入主要用于教学设备购置和扩大为教学服务的再生产资料,其次是用于改善师生福利,解决实际困难。当年全体师生员工每人发给单衣一套,有困难的学生还发给棉衣,每年的季度奖和年终奖及平时对师生的困难补助,学校从勤工俭学收入中开支,师生积极性高涨,人人都为办好学校而不分昼夜地工作和学习,学校被评为全省先进农(牧)业学校,受到省农业厅表彰。1961年学校停办,这一时期共培养学生2000多名,除1960年毕业分配的230名外,其余都是为农村培养的基层干部和社来社去学生。

1963年底到1964年初,开办了一期120人的农业干部(各县、区农推站负责人)训练班,以后逐渐增调工作人员。1964年秋季在地区农干班的基础上正式复校,招收初中毕业生100人,两届共培训干部120人,为期3个月(农干班于19651月底结束)。1965年秋季,又招收学生100人,分农作、植保两个专业(各两班)。在人手不够,设备奇缺的条件下,广大师生团结一致,因陋就简,自己动手创造条件。19657月搬回两板桥原址后,已收回原建校时国家划拨的耕地80多亩,基本上保证了教学、科研、生产三结合需要。从1965年秋季作物播种开始到1966年底,是学校教学、科研、生产三结合搞得较好的时期之一。当时除专业教师组织各种科研课题外,连普通课的化学教师也有自己的科研地,学生自愿组织科研小组,在老师的指导下,认真搞好观察记载,科研活动十分活跃,不但促进了教学,而且在附近生产队起到了示范作用。

这一时期,虽然教师不多(教师工共30多人),但教学活动开展较好,教师除按教学计划授课外,还为学习后进的同学补课,使他们在短期内迅速赶上一般程度。在师生中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和勤劳节俭精神,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,生活节俭、衣着朴素,认真劳动,团结互助,校风很好。
XML 地图